:::

孩子最不可愛時,最需要關愛(249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已經到了該出門的時間,但孩子玩得正高興,即使家長已經再三提醒,還是不肯結束手邊的遊戲。當家長嚴正地板起臉孔要求孩子趕快準備出門,孩子就開始用力地丟玩具,以示自己的不滿。」
  「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家長規定孩子一天只能吃數量有限的零食。但有一天孩子好像特別嘴饞,即便肚子並不餓,卻不停地表示想要多吃幾顆糖果。家長以已經超過一天限定的零食量為由拒絕孩子,孩子則回以高聲的抗議。」

  您對以上的情境感到似曾相識嗎?在這些事件中,孩子的負面情緒和行為都是源自於覺得自己的需求受到家長的限制。然而即便再怎麼自由開放的家長,都免不了會遇到難以讓孩子如願以償的情形。那麼家長可以如何應對孩子這些因受限而引發的情緒狀態呢?

  其實,當人處於強烈的情緒狀態時,大腦通常是在用比較原始的部分做回應,而理性思考、規劃的功能相對地會暫時受影響。而同時人的生理系統也讓身體準備好進行戰鬥、逃跑等本能反應。在這樣的狀態中,人就很有可能會採取比較激烈的行動,形成所謂的「情緒失控」狀態。這樣的反應情形對於大人和小孩來說都是相似的。而大人有過這麼多生活經驗,都不見得能自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了,更何況是各方面能力都還在成長中的孩子,這些經歷強烈情緒的時刻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因此非常需要身旁的大人陪伴他們度過。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也正是他最需要被關愛的時候。

  生氣、失望、挫折這一類的負面情緒,就跟其他的情緒一樣,是生活中很正常的經驗。情緒也具備溝通的功能,是瞭解自己或他人經驗的重要訊息來源。生氣可能是因為個人認為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因此如果能夠適度察覺自己的生氣,個人就比較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採取行為來保衛自己,避免別人對自己恣意妄為、予取予求。所以這類的情緒確實能提供個人寶貴的協助。

  至於一般人經常會認為生氣這類的情緒是負面、不好的,除了這些情緒確實容易讓人不舒服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因為這類的情緒通常會引發的行為。當生氣促使大腦進入較原始的狀態,又讓身體準備好要戰鬥時,個人就很容易在這樣的狀態中採取較具攻擊性的行為,例如打人、罵人、搶東西、丟東西等。所以會影響到他人的多半不是生氣的情緒本身,而是因生氣後續促發出的行為。

  因此當在孩子經歷強烈情緒時,家長如果能夠採取「尊重情緒經驗、維持行為規範」的原則,通常能夠幫助孩子同時學習情緒調節和遵守規範這兩件事。具體來說,家長可以運用下列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實行上述的原則:

  一、安定自己:有時候家長會被孩子的情緒反應激怒,是因為自己不想當拒絕孩子的「壞人」,而孩子的反應又正好很容易讓家長覺得自己就是壞人。而有時候家長會將孩子的行為視為挑戰權威、以下犯上,因而也跟著生氣了起來。當家長自己也生氣的時候,就經常會進入跟孩子一樣的本能狀態中,難以用理性的方式與孩子互動。所以家長需要找出自己會被孩子激怒的點是什麼,並盡可能預先準備好對應的自我安定策略。例如,如果常被孩子弄到覺得自己像壞人,就可以告訴自己:即便有多神通廣大,我都不可能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況且適度的規範對孩子是必要且有益的。而如果家長是經常認為權威被挑戰,則可以試著這麼想: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只是想避免面對傷心、失望這些很不舒服的感覺,並不一定是要挑戰自己。況且孩子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代表他對親子關係有一定的信任,是值得高興的事。

  二、提供合適的排解管道:由於孩子還在學習情緒調節的能力,因此許多成人能用的心理策略,例如隱忍、轉換想法等等,他們還無法自如地運用。而當情緒強度太高時,大腦的理性功能是受限的,所以家長的教導、建議在這個時候也多半是無效的。如果孩子目前還無法有效平復自己的狀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不影響別人、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行為方式排解,例如讓孩子打枕頭、在沒有人聽得到的地方尖叫等。

  三、尊重孩子的情緒:如果這時候家長傳達的訊息是「這種事情沒什麼好生氣的」,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感覺是錯的,進而開始質疑自己的判斷能力。這樣的經驗一累積下來,孩子就容易逐漸失去從情緒中瞭解自己、採取適當行動的能力。而如果家長告訴孩子的是「生氣是不好的,不可以生氣」,孩子就會在生氣的時候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因此引發更多衍生的負面情緒,結果心情反而變得更加難以平復。相對地,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是「我能瞭解、也能接受有這樣感覺的你」,孩子就會在親子關係中覺得被包容,有空間可以經驗不同的情緒。擁有這些經驗,孩子就能更有效地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四、協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以及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家長可以試著把孩子情緒的前因後果描述出來,例如詢問孩子:「你是不是因為現在很想玩,卻又不能繼續玩,覺得很生氣,所以才丟玩具?」。而在與孩子共同瞭解他的情緒後,家長接著可以用自己類似的經驗來同理孩子。如果孩子因為吵著要糖吃卻得不到而大發脾氣,相信家長也一定曾經有想要某些東西,但又得不到,覺得很失望的經驗,所以就可以從這個經驗的共同性切入:「我能瞭解你現在的失望,因為我自己以前也有吃不到好吃的東西過」,或是「要是我想要吃糖果但又吃不到,我應該也會跟你一樣,覺得很失望。」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家長在心理層面是跟他有連結的,而有比較多的心力來安定自己。

  五、維持明確的行為規範:同理孩子的情緒當然不是允許孩子用任何方式處理情緒;而家長原本的要求、限制也還是要維持一致。家長在確定規範時,可以先思考規範的用意是什麼。如果清楚知道自己的作法是有道理的,家長在執行規範的時候,態度就更容易穩定,而比較不是把規範建立在「我說了算」的基礎上,進而視孩子的不遵守規範為挑戰自己身為家長的權威。

  如果家長在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能夠維持一致的規範,也同時盡力瞭解、接納、關愛他,除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外,也是在提供孩子適當的學習空間,去瞭解規範的意義及認識自己,並且為孩子未來在自主管理能力的發展奠下穩固的基礎。

※陳奕安諮商心理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