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標準答案,親子更融洽(252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這一天我帶著三位孩子一起玩。菁菁自己一個人玩著神奇寶貝的模型,仁仁和言言在一旁隔著楚河漢界相互廝殺著。下完一盤後,仁仁和言言也來到菁菁這裡看神奇寶貝。身為寶可夢的狂熱玩家,言言一看見小火龍的模型,就立刻一把抓到手中,說「我要這隻!」並開始細數他抓這隻神奇寶貝的事蹟,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這隻小火龍是菁菁擺在自己前面要玩的。

  菁菁並不甘於讓自己吃虧,立刻大聲抗議:「欸,那隻是我要玩的欸!還給我啦!」

  在一旁的我心中相當贊同菁菁所說的:沒錯呀,菁菁一直都在玩神奇寶貝,言言怎麼可以一過來,就把別人正在玩的玩具拿走呢?我暗自希望言言盡快「回頭是岸」,把小火龍先還給菁菁,如果真的很想玩的話,再好好地跟菁菁借。接下來最好是菁菁也能「寬宏大量」地借給言言玩,這樣大家就相安無事了。

  但言言是小火龍的忠實粉絲,好不容易拿到手了,又怎麼會輕言放棄呢?這時他看到一旁還有很多菁菁沒有拿來玩的神奇寶貝,於是他從中挑了一隻出來,開始試著跟菁菁協商:「那我用這隻跟你換!」菁菁看了一下,回答:「這隻這麼醜,我才不要咧!」雖然受到挫折,但言言再接再厲,又拿了另外一隻給菁菁,問到:「那這隻?」菁菁還是拒絕。言言卻仍然不放棄,不停地尋找菁菁可能會喜歡的神奇寶貝。

  我心想:言言,你這樣看來是沒有用的,還是趕快把小火龍還給菁菁吧!正當我思索著可以怎麼告訴言言,他可能會比較願意接受的時候,沒想到菁菁開始仔細端詳言言遞給他的拉達,最後說:「這隻好可愛喔!那我跟你換!」

  這時旁邊卻又冒出了仁仁的聲音:「欸,你們拿到我的了啦!」啊!原來剛才言言在找可以換的神奇寶貝時,實在太投入了,沒有注意到那隻拉達已經被仁仁拿去要玩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下該怎麼辦才好呢?

  菁菁此時開始「現學現賣」,拿了一隻自己的神奇寶貝問仁仁:「那你要不要這隻?」經過幾輪的交涉後,仁仁也從菁菁手上得到了一隻他喜歡的水箭龜。大家終於都心滿意足了。

  這三個低年級的孩子憑藉著自己的力量,達到了皆大歡喜的結果。當然他們各個都有可以再學習的地方,但他們能夠提出自己的需求、考量別人的心情、觀摩彼此的成功策略,最後協調出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法,已經很值得肯定了呢!

  在與孩子相處時,許多家長或許經常和上述情境中的我一樣,內心冒出很多「A你就這樣,B你就那樣,這樣不就好了嗎」的「標準答案」。這樣的想法不僅僅在孩子有衝突時會浮現,平常如果看到孩子用較費時費力的方式做事時,我們也時常忍不住會從旁指導,或乾脆接手,一邊嘀咕「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一邊代替孩子把事情做完。兒童遊戲治療專家Garry Landreth對此曾說:「如果你幫兒童做了他會自己做的事,就是在告訴他:他很無能。」相信這並非家長想要傳達給孩子的感覺。

  話雖這麼說,倒也不是代表家長就應該把孩子放生不管。家長有很多經驗是值得孩子參考借鏡的。只是在對孩子提出建議時,我們也需要同時考量:用怎麼樣的方式,才能既幫助孩子學習,同時又顧及孩子的自主?以下原則供家長參考:

※先瞭解孩子的用意
  孩子處理事情的方式雖然可能在家長眼中是不成熟、欠周全考量的,但即便孩子有時候可能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他們的行為通常是其來有自的。如果身旁的大人能協助孩子瞭解自己的用意,除了提升孩子的自我認識外,孩子在將來也會更有意識地釐清想達成的目的是什麼,也因此有更多空間能評估做法是否合適。瞭解也有助於強化親子間的連結,讓孩子更信任家長,也更有可能願意採納家長的建議。

※評估自己的建議對孩子是否可行
  有時候大人想的方式雖然很好,但卻是以孩子目前的能力無法完全瞭解,或甚至是做不到的。當大人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或許也沒有那麼厲害,而是經過數十年的學習、嘗試、犯錯、調整……才發展出現在的這些方式。我們有時可能忘記了自己也曾走過類似的過程,急著想幫孩子學習比較省力、有效的做法,想要保護孩子,避免孩子吃我們曾吃過的虧。但這些善意需要符合孩子目前的能力程度,才會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否則如果是孩子做不到的事,又要被說固執、講不聽、左耳進右耳出……那孩子還真是欲哭無淚!

※用關心的態度提出建議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沒有人能隨時都面面俱到地考量所有可能,特別是經驗較少、能力也還在發展的孩子,會有沒想到的事情在所難免。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的建議是用責罵、嘲笑的方式來傳達,孩子就容易因為其實很正常的情形,而覺得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不好的、沒有能力的。相對地,如果是先關心已經發生的負面影響,例如先跟孩子說:「你這樣做,會不會很累啊?」然後再說:「我有一個可能會省力一點的方式,你想不想聽聽看?」孩子感受到的就比較會是受照顧的心情,也是家長的本意。關心的話,就要用關心的方式說。

※如果沒有太嚴重的負面結果,就尊重孩子的決定
  如果我們又要孩子培養自主的思考、判斷能力,又要孩子都聽我們的,這本身就是件矛盾的事,容易讓孩子有錯亂的感覺,也不知道要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當孩子的作為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傷害時,即使孩子的方式與我們心中的最佳狀態不同,我們也不妨尊重孩子的自主權,給孩子更多機會,學習瞭解自身行為會帶來什麼結果,做為未來的參考。

  如果我們能暫時擱置「事情一定要怎麼做才比較好」的既定「標準答案」,仔細觀察孩子,其實能夠看見許多值得欣賞的創意、用心。雖然不見得跟我們心中想的一樣,或說其實經常會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孩子的作法很多時候也不盡完美,但話說回來,又有誰的方式一定是完美的呢?

※陳奕安專任老師(諮商心理師)  父母親成長團體(1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