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如何陪伴渴望自主的青少年(255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最近聽到一位高中生向我埋怨:從小就被家長要求要有獨立自主的觀念,不能依靠別人幫忙,事情都要自己做好。但等到現在長大了,想要為自己做些決定時,又會聽到家長不認同的聲音,因此覺得很矛盾,不知道家長到底是希望他獨立自主,還是要聽話、順從?再經詢問,原來是這位同學自己找了週末的打工機會,家長得知後,則因擔心他打工會影響課業而反對。

       我不禁想到電影《性福拉警報》中的一幕:一位即將要離家上大學的孩子被媽媽的種種要求弄得快要抓狂,忍不住向朋友抱怨媽媽還把她當小孩在管。朋友告訴她:「這就是她的職責啊!」這位孩子回說:「害我窒息而死嗎?這不是她的職責吧。」朋友說:「如果妳想要有所不同的話,妳就要有所行動,這是妳的職責。」短短的對話中,道出許多家庭曾經或正在經歷的成長陣痛。家長想要用自己覺得「好」的規範來保護、引導孩子,孩子想爭取自主發展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兩邊都沒有錯。但在這段家庭自然發展的必經過程中,孩子經常覺得不自由、不受尊重,家長則感到被挑戰、失控,雙方的衝突和無奈心情在所難免。此時家長可以怎麼陪伴孩子呢?

一、瞭解禁止的有限性:
       青少年許多方面的能力逐漸成熟,不再需要依賴家 長。所以如果只是對孩子想做的事祭出禁令的話,對於兒童也許還有一定程度的拘束力,但對青少年卻可能促使這些行為「地下化」,發生在家長不知道的地方,反而增加風險。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家長的教養型態也要跟著成長,以符合孩子的需要。

二、做必要的保護:
       青少年時期的大腦較不擅長思考後果,因此讓他們容易做出一些衝動、危險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還是需要受家長約束的。家長可以明確且具體地說明自己的擔心,幫助孩子瞭解家長最重要的用意是保護而非限制,並盡可能地瞭解孩子的需要,以助親子共同思考其他較安全的方式來做孩子想做的事。

三、成為孩子願意信任的支持資源:
       一味的限制會讓家長變成青少年眼中的阻礙,需要迴避或對抗。但如果從瞭解的角度出發,相信青少年會更願意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想法,家長因此也就更容易發揮保護的功能,因為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也無從保護起。家長如果想更暸解孩子,就要先暫時收起急於教導的心態,靜下心來聽孩子說。讓別人瞭解就像是邀別人到家裡作客一樣。試想看看:你會比較願意邀請到什麼人到家裡來呢?是一個進門就不斷批評、說你布置方式不好的人?還是願意先觀察、瞭解你擺設的用意,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並仍然尊重你是主人的人呢?當孩子知道說自己的事不會被批評時,自然更願意邀請家長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促進親子互動的良性循環。

四、接受自己的限制:
       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不受傷害,所以不妨讓孩子在家長還可以支援的情況下,適度地受傷、受挫,從中學習必要的生活經驗,幫助自己在未來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在最近上映的電影《神奇大隊長》中,也有著這樣令我回味再三的一幕:一家人坐在營火旁,各自讀自己的書。一片寂靜中,爸爸拿出吉他開始彈奏,而其他孩子聽到後,也紛紛拿出自己的樂器,加入爸爸的旋律,奏出和諧的音樂。此時卻有一個孩子突然打出與大家格格不入的節拍,而且還越打越堅定,其他人只好停下來,一時之間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此時爸爸也沒說什麼,只是靜靜地看著這個孩子,聽著他的節奏,接著開始在自己的吉他上打出與孩子相襯的節拍。其他人因此也紛紛重新加入,奏出與方才風格截然不同,但同樣生氣勃勃的樂曲。如果我們在可能的範圍內放手,讓青少年有空間奏出自己的樂音,或甚至讓自己成為豐富孩子的副旋律,相信整個家庭的樂章也會變得更多采多姿呢!

※陳奕安諮商心理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