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學習做決定(204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在戶外,五歲的小菲吃著麵包,媽媽不能吃麵包,吃別的。當小菲還剩一半時,問媽媽:「剩下這個怎麼辦?」

       媽媽突然想讓她自己做決定,一改給答案的常態,反問:「你想怎麼辦呢?」

       小菲生氣的臭著一張臉:「嗯!討厭!」

       媽媽:「你是希望我幫你做決定嗎?」

       小菲說:「對。」

       媽媽回答:「那就留著吧,以防等下肚子餓。」

       小菲說:「我不要。」真是奇怪,真的幫她做了決定她又不要。

       媽媽猜她可能是擔心會被責怪,於是問她:「你想丟掉,但是怕我反對嗎?」

       小菲說:「是。」

       媽媽想幫她瞭解自己的食量,說:「你覺得只吃半個麵包就夠了,是嗎?」

       小菲:「對啊!我吃不下了。」

       媽媽說:「如果你想丟掉沒關係,但要想想晚一點肚子餓怎麼辦就好。」

       小菲想了想,一會兒露出明朗的表情:「還是留下來好了。」

       小菲一直讓爸媽覺得她很「盧」,有理說不清,平常沒那麼多時間跟她耗,搞不懂她到底要什麼,最後常不歡而散。這天剛好媽媽比較有空,心情也還不錯,才有辦法弄清楚。但最後的選擇還不就是當初給她的建議嗎?為什麼要繞這麼大圈子?

       在這段對話裡,顯現了一個孩子想自己作主,又擔心被責備或想當乖孩子的矛盾心情。

       很多時候,當孩子在問我們的意見時,其實心裡是有答案的。希望能被讚賞或避免被處罰,常是他們真正的目的。他可能想當一個乖小孩,讓大人覺得他很聽話,喜歡他;也有可能像小菲一樣希望不要壓錯寶,免得被罵。

       如果媽媽一開始就幫她做決定,說那你丟掉吧!賓果!這點符合小菲心裡的答案,大概就不會有後續的發展了。

       可是媽媽希望孩子學習不要浪費,珍惜食物,當然不會要孩子丟掉還可吃的食物。但教育孩子,如果只有可以跟不可以,那麼孩子只學會猜測大人的心意;當大人不在身旁時,卻無法學習判斷一件事要怎麼處理比較適當。

       我們無法常陪在孩子身邊,要孩子記住或遵守我們的每個教誨是不可能的。為了讓大人真正放心,如果能從日常生活的小的事情開始,讓孩子學習做決定,而不是幫他做決定。因為做決定,需要同時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對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

       剛開始,或許孩子會像小菲一樣不敢做決定,就像小菲,雖然媽媽讓她做決定,她也是不放心,因為她猜媽媽的答案跟她是不同的。但當孩子感覺到彼此想法或許不同,卻不會因此不被喜歡或被責備,就不會把心力放在揣測大人的想法上,而能將能量放在思考及判斷問題怎麼處理了。例如後來小菲媽媽重點放在幫助小菲瞭解自己的飲食狀況,也不反對小菲的想法,只是要小菲想想選擇處置後的結果。所以縱使她的決定跟媽媽剛開始給的建議一樣,她的反應卻大不同了。

       如果爸媽跟小菲的互動,往後都能像這次的處理方式,而不是只因為有空,或心血來潮才讓她做決定;能經常提供一致性而安全的溝通環境,讓她可以習慣性安心的說自己意見,也因此有能量跟別人做意見交流,而能逐漸學習做更有智慧的決定。相信小菲的解決問題能力一定越來越好,也不會常常因為曖昧的溝通跟大人「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