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被愛,也教人怎麼愛你(228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大人們一定不知道「因為我愛你啊!」這句話,有些時候對孩子而言是無敵的。但那絕對不是在情感勒索時用來當成工具用的,而是當孩子不瞭解大人所做的好意時,只要率真地道出這句話,有時不需多說什麼,孩子就心領了。
       曾經在少女團體中,有著這樣的對話:「那天早餐我媽突然幫我準備雞湯,急著要去上課的時候,那麼燙根本喝不下呀。」「雞湯啊,很好喝,我喜歡,可是擺在一早喝的確有點奇怪,早上上了四堂課就會餓了。」「我媽才奇怪,總是要我喝四物雞,很怪的味道,不喝的話又要開始被罵。」「為什麼媽媽們總要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呢?」「她們都說是為了你的身體好啊。」「是這樣沒錯,可是我媽常說還不是你自己都不會照顧身體,結果又怪給我,這時就會很生氣。」「對呀!明明就是要對孩子好,可是總要說東說西的。」「這時候其實只要爸媽對我們說:『因為我愛你啊!』,就會覺得很開心,這樣不就好了嗎?」
       真的是這樣嗎?為孩子準備對他身體有益的東西;常常關心他的生活;載他上下課;帶他出去玩:在孩子有狀況的時候,出面介入…,難道孩子不知道這也是愛嗎?理性上孩子當然知道,但這些行為除了愛以外,還伴隨著掌控、說服、過於保護、建議、有條件…,因此愛的感覺被掩藏或淡化掉了,所以很簡單地那種僅僅因為你是你,而我理所當然愛你的感覺就不見了。
       如果,在不需多做什麼回饋的狀況下,孩子就純粹地知道大人愛他,那將會是何等幸福的事哩!難怪「因為我愛你啊」而別無所求的這句話,對這群女孩來說,顯得這麼地窩心。
       但回到孩子身上,既然這種情感性的需求如此重要,那麼如何讓父母知道我們在乎,甚至讓父母瞭解為我們做什麼,會讓我們有被愛的感覺呢?「如果去跟爸媽說,那很奇怪耶!」「那好像要來的,不是爸媽自發要給我們的。」
       但不說,父母會一直用他們所想的好方式來幫忙孩子,這樣與孩子所認為的好有所差距,不僅他們白做工,我們也會因感受不到而挫折不是嗎?「有時在聊天的時候會說起以前相處的不愉快事情,那時就會有機會讓爸媽知道。」「說了沒用啊,爸媽都會要我們聽他的。」「這次沒用,下次再說,好像會有一點不一樣。」「看狀況,有時會說,有時不說。」怎麼說,或什麼時機說才會有用;什麼狀況會說,什麼狀況不說,這當然也是需要研究如何表達,及判斷哪些是孩子自己要調整的事,哪些是需要爸媽與我們合作的事。不管如何,別太快就對大人放棄,甚至就像孩子希望大人給自己一些時間調整一樣,我們也需要給大人一些時間學習哩!唯有這樣,孩子與大人間對愛的共識才會漸漸有交集。
       說有愛的感覺的話,加上有愛的感覺的行為,說簡單,一點也不簡單,因為那是有個別化考量及因應狀況會有不同的;但說難,也不算難,因為只要我們說得出我們的需要,一定會漸漸往有愛的感覺的方向進行。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父母親成長團體(1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