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溝通式設限,教出成熟的孩子(254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過年前,媽媽特地帶著孩子到大賣場採購年貨,感受年節的熱鬧氣氛。孩子開心極了!但可能有點開心過頭,竟然不顧人潮眾多,就在賣場中追逐起來,穿梭於顧客和商品中,如入無人之境。媽媽幾次好聲好氣地提醒孩子不要跑,孩子當下雖然是暫停了,但不一會兒又跑了起來。媽媽感覺自己講的話孩子都沒在聽,越來越不耐煩,沒好氣地鄭重告誡孩子不要再亂跑了,並問孩子有沒有聽到;孩子都說有。但孩子畢竟是孩子,雖然有好好走路一陣子,但後來不小心又跑了。媽媽終於忍不住「開吼」:「再跑我們就回家!什麼東西都不要買了!過年就餓肚子!」孩子嚇壞了,跑是確實沒有再跑,但親子間頓時陷入尷尬的沉默,最後就草草買完回家。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媽媽心想:本來是開開心心地出去買東西,為什麼一定要弄到這種地步?都已經幾歲了,為什麼還不知道賣場是不能跑的?為什麼用講的都不會聽?難道非得用罵的才會聽嗎? 

  在教養中設限,也就是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適合做,是有必要的。然而一想到設限,許多家長心中會浮現的,恐怕是一個又一個慘烈的經驗,比如像上述的例子,講了好幾次孩子都不聽,只好不計形象地開罵,孩子才乖乖「守規矩」;或是進入意志力的角力大戰,看是孩子先被家長的威權給震懾,還是家長先臣服於孩子的哭鬧。設限似乎是不得不為、卻容易兩敗俱傷的「必要之惡」。但難道就一定得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在設限的同時,也不傷親子間的感情呢?

  首先我們可以先想想:為什麼只說什麼事不能做,孩子很容易不聽呢?其實人的行為背後大多有其需求,孩子也不例外。當我們的設限只限於禁止行為時,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還是存在著,會想要找管道滿足。孩子在被告誡的當下也許會暫停行為,但可能不瞭解為什麼那件事不適合做,也不太清楚還可以做什麼其他事情,只是因為看家長的臉色所以暫停,所以等到家長離開或臉色改變後,就覺得可以繼續了。這時候家長就會感受到孩子是「講不聽」的。

  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我們可以先提醒自己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同理孩子的需求和規範行為是相輔相成的」。有些行為確實是需要被限制的,但同一個需求可以藉由不同的行為來完成。如果不瞭解行為背後的需求,我們就很難跳脫單純禁止行為的層次,容易創造出孩子「講不聽」的情形。因此您可以先問自己:「這件事我已經說了好幾次,但孩子還是繼續做,那想必有什麼對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還不知道的。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

  第二件事是「很多『錯』的行為,其實只是出現在不適合的情境」。有許多行為其實不是它本身不好,而是當出現在某些不相容的情境中,就容易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但只要換到適合的情境中就好了。比方說跑步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如果在操場上進行,是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但如果是在賣場裡面跑,可能會撞到東西或其他人,對自己或別人造成傷害。如果是在樓梯上跑,則較容易跌倒。如果在馬路上跑,就有被車子撞到的危險。

       接著您可以參考下列步驟與孩子溝通:
(一)看見需求:瞭解孩子當下的需求是什麼。例如:為什麼一直想在賣場中跑來跑去呢?是因為很興奮嗎?還是因為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所以用追逐來打發時間?
(二)接納需求:確認孩子至少有部分的需要是可以被接受的。例如:可以覺得很興奮、可以想幫自己找事情做。
(三)用「有條件的可以」設限:讓孩子知道行為是可以的,但是是要在其他的情境,並說明要在其他情境的原因,以及其他情境什麼時候可以實現。如:「你可以跑步,只是要在其他地方跑,這樣才不會撞到人、受傷。如果你很想跑的話,我們之後可以去XX跑。」
(四)討論合宜的替代行為:說明當下合宜的行為是什麼,或提示一個可以滿足需要又符合情境的替代行為。例如:「在這裡請你用走的」、「如果你現在不知道要做什麼的話,你可以幫忙挑你過年想吃的糖果嗎?」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思考:「你會跑是因為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但在這裡跑又不安全,那怎麼辦呢?你覺得可以幫自己找什麼事來做?」
(五)如果上述的方法真的試了好幾次都無效時,提示有邏輯的後果:比如不能在賣場跑是基於安全考量,所以如果孩子無法調整的話,有邏輯的結果就是將孩子帶離賣場,以維護安全。您可以跟孩子說:「如果你繼續用這樣的方式跑,對你自己或別人都不安全,我們就只能離開這裡。」

       從「家長講、孩子聽」的單向模式,轉換到上述跟孩子的雙向協調,孩子因為有替代的行為可選擇,會更容易遵守必要的限制,降低一直講不聽、親子雙方都很挫折的可能。此外,孩子會感受到家長想瞭解、想幫忙,並非只是想要自己照著家長的意志行事而已,因而有助於提升親子關係。孩子也可以藉此練習正視自己的需要,思考行為和情境脈絡的適配程度,尋找不影響別人的方式來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只學到「要聽話,不然大人會生氣」而已。

       這樣的協調方式與我們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是很不同的,因此需要家長發揮創意、瞭解孩子的意願和持續練習。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將不只會教出一位別人說什麼就照做的孩子,而是更有機會培養出一個有能力主動瞭解自我需求和情境現實,並思考如何有效平衡兩者的成熟個人。相信這也是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吧!

※陳奕安專任老師(諮商心理師)   父母親成長團體(1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