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滋養孩子們的「我能感」(261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或許是價值取向,抑或是現代環境的氛圍,現今世代的孩子們有以下傾向的特質:一是重視好玩、輕鬆、迅速,當碰上困難繁雜或需要投入時間的工作,就會覺得不值得費力;一是權利意識高,但自我行動意識低,認為我想要,所以我值得擁有;但是對於要不要付出行動,以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會開始有所遲疑。

  

       由此衍生的現象,便是強調聰明敏捷不看重努力,於是聰明的孩子為了不浪費心力在繁雜的任務上,一遇到困難就會早早撤場。另外,即是不自覺地希望外界能滿足自己的期待,而自己不覺得有影響力、也缺乏自信去為自己的想望而努力。這不僅反映在孩子的內在,同時也反映在他們的人際方面,不少孩子認為不需要做甚麼努力,朋友就要來找我玩;一被同伴拒絕了就會覺得是世界末日,不會想去了解發生甚麼事,或去探究下次做點甚麼調整,結果會不同。

  不是這群孩子缺少了甚麼,而是他們需要被滋養的是我能感。所謂的我能感是指一個孩子從「我想試」→「我試試看」→「我完成了」→「我覺得自己很有能力」的內在歷程。這樣的經驗會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會對外在環境更有力量。

  怎麼樣可以重塑並滋養他們的我能感呢?其實經由認知的重塑及不斷地體驗,可以讓孩子們開始對自己或一件事有所期盼而付出行動,並在這樣的過程中累積我能感。正向心理學家Snyder的希望感理論,即提到透過目標、方法、行動意志等三個部分的互動歷程,能讓人懷抱希望而主動去追求,而不是被動等待願望被實踐。

       在這次的暑期營隊中,不管是在個人能力的培養、團體任務的達成(內在我能感)或是在人際互動的學習(人際我能感)上,我們運用希望感理論,組成以下「我能感三部曲」協助孩子:

一、經過考慮,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後,有能力設定合乎現實的目標。這麼一來,孩子會有「我知道我想要達到甚麼狀態」的目標感。
  以玩躲避球為例,技術不好但能設定適當目標的孩子,不會因為同伴不斷地接到球被稱好,而心急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當考慮自己的能力與渴望後,會訂下做得到的目標,如:好好躲球不要被打到、成為最後一位留在場上的人、從接較好接的球開始練習。因此他一樣能享受各種新經驗的樂趣,並在不同階段為自己訂下不同的具體目標。

二、能夠思考達成目標的方法,並且保持彈性,必要時找到替代方法。這麼一來,孩子會有「我會找到方法完成」的方向感。
  如同很愛朋友但沒有交友技巧的孩子,他們會去研究各種交朋友的方法,並且打開心智觀察別人是怎麼親近同伴的;當遇到挫折時,他們會思考或許是方法不適用、時機不對、對象不適用……,並且再來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做法。就像愛迪生在實驗各種方法一樣,遇到挫折時能夠自我安定,願意開發新的替代方法。

三、知道方法後,能付出行動,能持續不斷並且耐得住辛苦。這麼一來,孩子就會有「雖然很難,但這個我做得到」的心理意志。
  任何一個能力(自理能力、課業的學習、人際的互動)的培養,對孩子而言都是從不會到會的流程,在付出行動的過程中即使困難、費時、毫無樂趣可言,甚至有些時候須重頭來過,但只要持著我做得到的意志,就會對接下來的發展有所期待。

  好結果會增加自我肯定、壞結果做為下一次的學習借鏡,在如此重複不斷的活動體驗中,孩子們將會重整其認知:只要我選擇或我願意去試,沒有做到好就僅僅是一個過程,再持續下去,結果就會越來越接近我的想望。這麼一來,孩子們的我能感將被強化,也越趨具備名實相符的自信,同時我們心裡希望更進一步的發展是,孩子們將會對於未來的自己有更多的期盼。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