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吧!成為溝通魔法師(273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每年寒、暑假,友緣基金會都會舉辦兒童人際成長營隊,幫助孩子培養正向的社交能力。在營隊裡,我們經常很心疼地看到有些孩子因過去人際互動的挫敗經驗,學習到必須用指責他人的方式,用力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例如:「都是你的錯!我才會……」;或是以迴避、退縮來避免受到傷害,例如:「我不要表達我的意見,因為我怕被討厭。」卻不知這樣的方式不僅無助於人際關係,也讓自己更加受挫。
       我們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為自己創造更好的人際經驗的,特別是遇到衝突時,可以用更明朗、正向的溝通,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也試著理解與同理對方,一起找到雙贏的共識。如此一來孩子會漸漸累積正向的人際經驗,也會產生自信,增加自我價值,在同儕中擁有歸屬感,就不需要再用過去無效的人際關係模式了。
       基於這樣的理念,此次的營隊是以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信念與方法為設計的核心,薩提爾相信人有成長的潛能,在安全、支持的環境下,能為自己做出理解自己、尊重他人的選擇,並為此負責。這樣的經驗會成為生命的養分,使我們成為更完整、更開放的人。薩提爾提出人際關係的溝通型態,以下用一個常見的情境分別介紹: 
       有一天瑩瑩想和朋友玩一個新遊戲,當她開心地解釋遊戲玩法時,一旁的言言卻嗤之以鼻,尚未聽完,就急著打斷瑩瑩的發言,他說:「這麼無聊的遊戲,我才不想玩呢。」此時瑩瑩受到同儕的拒絕,面對這樣的情形,她可能採取的回應型態: 
一、指責型: 
       「你很討厭耶,你上次提的遊戲才無聊啦」瑩瑩因言言的回應而感到受傷,但無法表達內心的委屈跟難過,為了捍衛自己,用攻擊性的言語當作為武器,回擊對方,卻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二、討好型: 
       「既然你不想玩,那就不要玩好了」瑩瑩認為委屈退讓是維繫關係的唯一方式,故將自己縮小,貶低自己的重要性,成全他人。
三、超理智型:
       「什麼叫好玩?什麼叫無聊?」瑩瑩壓抑難過、挫折的情緒,偽裝成一台冷冰冰的電腦,過度理性,讓人難以理解他真正的想法和感受。
四、打岔型:
       「老師,我突然想要看上次的那本書,我可以先去看嗎?」瑩瑩擔心表達自己可能會引發衝突,因此焦慮地轉移話題,反而讓人摸不著頭緒,也失去對話的機會。
       薩提爾認為這四種溝通型態的背後都有其心理歷程,可能是害怕衝突,所以選擇討好,可能是在意他人的眼光而不敢表達真正的情緒與想法。這些溝通型態在某些脈絡下是有功能與意義的,例如在高壓、暴力的環境,採用討好的策略,可以幫助自己避開危險。但薩提爾鼓勵人們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第五種的溝通型態,她稱之為「一致型」:「誠實面對內心的感受與需求,以尊重、不批評的態度,在適當的情境下,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傳遞給他人知道。」讓彼此的關係朝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與滋養的方向。
       因此,瑩瑩可以如此回應:「ㄏㄚˊ……你不想玩喔?可是我真的很想要一起玩這個遊戲耶,還是我們來想想看有什麼好方法,讓這個遊戲變得比較有趣?」瑩瑩以不攻擊、不退縮的態度,傳達失望的心情與想要一起玩的需求,讓別人理解他的感受,言言也有機會學習到同理心,更有機會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維持友好的人際關係。此外瑩瑩塑造了討論的空間,讓兩人有機會可以合作,想想看如何滿足雙方的期待。
       今年寒假,友緣基金會將舉辦「溝通魔法師─兒童人際溝通冬令營」,以薩提爾模式幫助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升級,培養全方位的三大能力:理解自己、尊重他人與判斷情境,施展溝通的魔法,創造平等、真誠、負責的人際關係。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   兒童人際關係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