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懂」事長營隊點滴回顧(273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今年暑假的「情緒『懂』事長」營隊中,我們與孩子一起認識了「釋神仙」(快樂)、「辛在痛」(傷心)等12位常見的情緒同伴,並且練習情緒「懂」事長調節情緒的「停、看&聽、選、行動」4步驟和5大類招式。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回顧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吧!(以下的名稱皆為化名)想到情緒調節,或許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會是幫自己心情變「好」,進而去做與目標更契合的事。營隊某一天,其中一組因為幾個人所知的UNO玩法不同,進而起了爭執。
       一位成員小佳深信他知道的玩法是最好玩的,但其他人並不支持他的想法。先前小佳碰到類似的挫折時,曾經數次動手攻擊別人。但這次他有先「停」,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是生氣,而生氣太強時有可能打人,但這並非他想要的結果,因為如果真的動手,勢必會引爆出一場腥風血雨,UNO就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玩了。經由跟老師的討論和自己的「看、聽」後,小佳「選」了先找個離大家較遠的角落待著,大幅降低他攻擊的機會。待著待著,小佳想到自己還是很想跟大家一起玩,想法也逐漸從「我的玩法才是最好玩的,所以一定要照我的」轉變成「比起堅持我的玩法,能跟大家一起玩更重要」。既然確定了認為能一起玩是最重要的,那就事不宜遲,立刻加入遊戲囉!
       幫自己適時調降情緒強度是很重要的能力,但可不是情緒調節的全貌,因為生活中也有很多時候需要維持或增強情緒,並適度表達。有一組孩子幫一位成員小恩取了個綽號,由於綽號本身沒有貶意,小恩也並未反對,因此團體就持續沿用了好幾天。直到倒數第二天回家前,有人再用這個綽號叫小恩,此時小恩突然哭了起來,大家都嚇了一跳。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小恩一直都不喜歡這個綽號。於是大家趕快問他喜歡別人怎麼叫他,他才說本名或英文名字都可以。大家瞭解以後,最後一天就調整稱呼小恩的方式。
       在這個例子中,小恩前幾天都是運用忍耐,壓抑住自己難過的心情。但因為一味的忍耐,別人還以為叫綽號是友好的舉動,小恩不希望的事情就不斷發生,因此沒有發揮情緒調節的效果。透過表達出自己的不喜歡,以及想要的情形,小恩才能在最後一天更自在跟團體相處。雖然小恩委屈自己了這麼多天,真的很替他惋惜,但相信這段經驗可以成為他未來人際成長的珍貴養分。
       上述的例子都偏向個人的學習,因此我們最後來看一個團體共同的成長經驗。小辰經常玩得開心時就忘了注意自己的音量,有一次他又玩到大聲嚷嚷,同組的小羽不堪其擾,忍不住說「你吵死了」。小辰可能真的沒有感覺,加上小羽的說法既不友善也音量不小,就不甘示弱的回了「你才吵」。小羽眼看不但講了沒效,還被反擊,於是怒火中燒的說「你更吵」。既然小羽已經用掉比較級了,那小辰只好搬出最高級的「你最吵」。兩人你來我往當中,團體自然受到影響,不少人也決定加入這場唇槍舌戰,一時之間遊戲就此中斷。
       於是老師喊了暫停,引導團體重新釐清目標,發現大家其實都希望在音量適中的環境玩遊戲,但因為許多成員剛才用的方式是指責,指責通常會引來更強的火氣,火氣越大就越容易大聲,離音量適中的期望也越來越遠。大家瞭解到之前的情形後,開始討論:要怎麼提醒別人,才比較不會被誤會是在罵人?團體提出了幾種說法,由老師協助記錄在白板上,全體達成約定:要提醒別人的音量,就從這幾句話裡面選一句;聽到的人也接受對方不是在指責,而只是提醒。大家一起努力練習,逐漸不再因為聲音的議題而吵得不可開交。
       期盼孩子們在參加完這次的營隊後,都能在生活中持續拿出這些情緒懂」事長的秘方,更熟練、有智慧的運用情緒的力量,幫助更認識自己,有效的解決問題,在人際中自在又平衡。

※陳奕安諮商心理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  兒童人際關係營

※陳奕安諮商心理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  兒童人際關係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