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到的是「問題行為」還是「需要」(264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在與家長討論孩子教育方向的過程中,常常聽到這樣的話語:「他是亞斯,所以很固執」、「老師說他很像過動,叫我帶他去看醫生,但我不希望孩子被貼標籤」……,不自覺便會習慣以病徵為出發點在思考著孩子的行為。

  其實,很多時候,會需要了解孩子是不是有其診斷背景,一個原因是有個參考方向,需要把生理影響著孩子行為的成因納入考慮;另外一個原因則是需要提醒家長既然孩子有其特質,就不得不調整期待,接受孩子需要練習的時間要拉長;並試著了解孩子卡在哪裡,看看到底是需要在這點上停留久一些,多做一些練習,還是要帶著他往哪個方向走。

  因此,當很多人注意到的是病徵與問題行為時,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需要。

  孩子一生氣就打人,已經確診是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孩子,或許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服藥後較能抑制衝動,衝動行為減少,這樣就可以了;有些家長認為不要給孩子吃藥,以免對對孩子的身體會有影響,期待長大後懂事一點就好了;有些家長不斷地糾正或責罵孩子不能以過動無法自制當藉口,希望停止打人行為。

  不管如何地繞一大圈,還是需要再回歸孩子的需要到底是甚麼。是否因為語言來不及反應其情緒,所以動手了?那麼就是需要刺激或增加他的語言表達。還是因為對挫折的耐受度較低,無法接受當下的失落感?那麼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容許孩子並陪伴他停留在失落的情緒久一些,並找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他會視不滿足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耐受度提昇,而且因為知道有些事有得解,雖然有失落但也會有希望感。當然也有可能在他的生活中,不斷地被告知不能生氣、不要打人,但是要怎麼辦才有用他無從學習;那麼這時候孩子需要練習的就是生氣的表達。所受教育不同,成長過程中的特殊經歷不同,孩子的需要也就不盡相同,光是一個病徵或是問題行為,無法通論孩子的需要。

  除了對孩子的工作方向外,很多時候,更需要家長的協助。對於一位已經習慣做錯事就會有人罵他的孩子,當他生氣打人後等著他的,如果不是一頓責罵,而是一份理解他一定是很生氣才會這麼做的關心,那麼心理願意靠近大人的孩子,才會把耳朵打開有面對問題的餘地。這時候,孩子的需要較不是一位要說什麼大道理說服他的大人,而是願意關心他的心情,試著引導他做出有利選擇的態度。孩子需要不同,大人的工作方向也會有所不同。

  這真的是很費心思也很耗時間的事,遠比以病癥來看待孩子的行為來得麻煩,不能急著一下子給太多,也不能急著要孩子快點成熟。你所能掌握的是你給的是孩子的需要,而且也在符合其成長的方向上,其他的,就僅能讓孩子穩穩地扎根打底,靜待其成長。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父母親成長團體(1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