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脫「可憐王」、「控制王」、「助人王」的勇氣之旅(254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你是不是以為受害者很可憐,加害者很過分,助人者真是了不起呢?有部分來說,是這樣沒錯,但其實不僅如此。在這次的人際勇氣營隊中,我們幫孩子們看到每個角色~受害者(可憐王)、加害者(控制王)、助人者(助人王)都有他的優勢,但是也有他的辛苦面及影響他人的地方;同時也看到在同一個人身上因應不同的情境,會轉換各種不同的角色,可憐王也有可能成為控制王哩!
       用甚麼方式可以跳脫這些角色的辛苦,及更試著尊重他人呢?人際勇氣的學習就是個大法寶!我們看到孩子在營隊中不同的勇氣展現:
       常常認為別人在欺負他的小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人際衝突情境中,透過不斷地與小組同伴對話,漸漸地了解別人的行為動機未必如他想的一樣。有一次下課時間當他搬椅子坐在一位同學身旁,看到對方瞄了他一眼說:「真是有夠白癡的!」以往總會對號入座而大發怒的他,這時看了一下對方,問對方說:「你在說我嗎?」對方比著漫畫某一鏡頭,笑著跟他說:「哪是!我在跟剛剛坐我旁邊的○○說櫻木花道很白癡,每次都要做這些白癡的事。」小中懂了,是因為他中途搬椅子坐下,攔截了原本不屬於他的視線,才差點又誤認為別人在罵他。這時候,我們大力地肯定小中能夠更自信地提出他的疑惑,而不是馬上就陷入「我又被欺負排擠了,我真可憐」的負向思維中。
       在一次小組的時間裡,低年級的小朋友一起進行一場自由個人秀,秀出他們想跟小組分享的笑話及故事。發現女生們僅是一旁觀看沒有秀,小一的小維很大聲嚷著說:「女生也要表演啊!」女生們隨即說:「但我們沒有想要表演啊!」這時小組老師對小維說:「看起來控制王來找你囉!如果你想看的話,用邀請的方式嘛!」小維隨即說:「我想看女生們的表演嘛!」這時團體孩子們相視一笑。雖然沒有邀請成功,但是小維為大家示範了在尊重他人的意願及速度的前提上,提出自己的主張。
       小政常常在班上同學很吵時,就大聲地說吵死了,不斷地要求別人閉嘴,他認為這就是在幫大人的忙;當小組老師要分發東西時,小政隨即起身說:「我來幫你。」當大人謝謝他的好意,有需要會請求協助時,小政隨即會覺得自己想幫人的好意被抹煞了,挫折地不想進行遊戲。後來小組老師私下謝謝他的好意,請他跟大家一樣坐在位置上,這樣就可以順利進行接下來的活動;也支持他如果班上很吵,他可以為自己舉手說「他希望大家小聲一點,他想聽清楚發言的人在說甚麼。」他反應很快地說:「幫忙別人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嗎?」好厲害的小政,很快就找到助人的初級要領。
       有一次分組,小立堅持不跟小政同組,經了解原因後小立說:「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喜歡跟你一組嗎?你對大人說話都很好,對我們小朋友說話都很兇,還說是要提醒我們?」小政很認真地想了一下,表示:「是這樣沒錯,但是上課了叫你進教室你又不進,所以我就要大聲點啊!」小立說:「你要提醒的話,好好說一次就好了,我們自己會進來。而且我又不需要你叫我,我只是要夾好書再進來。」小政因此確定要幫忙,真的要看別人有沒有需要;還有要怎麼說,而不是硬幫忙讓別人覺得被勉強。營隊結束時小組的分享中,小政覺得這五天學習到的一件事就是「要看別人有沒有需要再幫人家」。
       功課是要互相切磋的,人際經驗也是需要彼此磨合及學習的。他們很幸福,能夠有這群持著相同共識,想要讓自己友伴關係更滿意的同伴們一起接受人際體驗。也因此,不少經典及有意義的情境在營隊中不斷地上演著,那都是孩子們一次次更接近自己,也更清楚自己要甚麼的過程。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