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氣是人際成長的靈藥(223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生活充斥著各種考驗,有些考驗讓人脫胎換骨,有些考驗卻使人一蹶不振,差別在哪裡呢?
       許多關於王子或公主的童話故事,描寫到他們若要順利蛻變,擁有像國王、皇后大人般的優良潛質,都需要通過一連串的冒險或考驗。致使他們成功「轉大人」的重要因素,與是否具備勇氣的特質有關。勇氣需要通過試煉,試煉過後的勇氣會像煉金術一樣,越來越強大到支撐人去突破更艱難的障礙與挑戰。
       勇氣是什麼?對青少年而言,能明朗的自我主張(找到雙贏的方法表達自我保護及他人不合理的對待);能從失敗中找到意義(包括接受失敗、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態度與方法);以及能心懷感謝(包括肯定自己與他人的努力、優點,對他人表達感謝),當他們以這3項勇氣當為基礎,不斷在各種層面鍛鍊這3種能力,會成為將來踏入社會,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如果他們能經常思考如何有「雙贏的自我主張」,當同伴跟自己借錢或東西…等,不會因擔心拒絕朋友,朋友會不理自己,而勉強借對方;也不會用太強硬的方式,而破壞友誼。他會思考怎麼做是對同伴的及自己都是最有利的。如果青少年不想借很多,可以說『我很想借你錢,但是我最多能借××,除了錢我還可以幫什麼呢?』
       如果他們能從失敗中尋找意義,當有人嘲笑他們成績很爛、衛生習慣不好…時,不會馬上進入防衛性的攻擊狀態,而是冷靜的承認朋友說的或許是事實,會想攻擊回去,代表人想要保護脆弱、不滿意的自己,但是能自我保護的最佳利器,絕不是用生氣可以化解的,反而要善用生氣的力道,轉向思考如何提升學習效果,或改善衛生習慣,這才是最好的防衛與回應。
       如果他們能心懷感謝,當同學普遍有智慧型手機,自己卻只有傳統手機時,將不會一直陷在丟臉、比不上別人的自卑中。而會退一步想想,手機對自己的功能及意義,然後感謝手機在緊急時提供協助,感謝不當低頭族,而有機會欣賞週遭的美好,感謝自己不將自信只建立在手機的功能上。
       要培養青少年有這3種勇氣力,大人的態度是重要的關鍵。如果大人能善用這3種勇氣,當孩子大叫『為什麼要聽你的』時,不要被看似激烈的言語激怒,想一想雙贏的方式,青少年到底要說什麼?『聽起來你有話要說,你想有更多的決定嗎?說說看…哪些是你可以作主的…』。當孩子成績不好時,不要嘲笑而問『你這╳╳分數是怎麼來的,原來做這些事,就會有這些學習效果,如果要更進步可以怎麼做呢?』。當孩子不感謝你買的手機,反而抱怨沒有智慧型手機時,可以說『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想法,我知道青少年都想跟大家一樣,我想知道你要智慧手機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你的人比擁有智慧手機更珍貴、唯一…』。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