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就不需要關愛了嗎?(228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安兒是一個獨立的小孩,才八歲,什麼都自己來,舉凡寫功課、吃飯、洗澡等等日常生活的事情,她都能主動完成。每次要出門,她就自己打扮整齊,書包也都準備好,乖巧的坐在門口等。反觀哥哥,大她一歲,凡事被動,常需要媽媽不停催促,早上甚至還需要幫忙穿戴。媽媽有時忍不住要唸一下哥哥:「你看妹妹早就準備好了,你是哥哥!還這樣。長不大!」    

  媽媽是職業婦女,常常公事家事忙得二頭燒。偏偏安兒哥哥從小是慢郎中,媽媽為了爭取時間,只好有時替他做該做的事,不然就是再三提醒。上了小學,任務加重,為了功課,常得盯著他陪著他好久才能完成。他好不容易寫好功課,她又得忙些家務事,真是恨不得有多一倍的時間。不過還好安兒很懂事,從小就很獨立,不需要她操心,有時還會當她的小幫手,她也樂得輕鬆。母女通常的對話,就是:「媽媽我……做好了」回應:「好,你自己去……」

  這樣的安兒,在外面是怎樣的小孩呢?對偶而碰面的親友,她從不主動接近別的大人,也不說她的需求,看著別的孩子對大人提出需要,她卻只敢在旁邊羨幕的看著,但卻常裝做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因為她要在別人拒絕她之前,她先拒絕別人,免得真的被拒絕時心理受到傷害。跟同儕之間,因為她的能幹,有時不免像個小霸王樣指揮別人。跟不熟的小朋友,她則很討好他們,因為還不了解他們是怎樣的小孩。

  家裡有一個常依賴大人的孩子,難免會吸引掉大人的眼光,也耗掉大人許多能量,能獨立的小孩似乎自然而然就被忽視了。其實媽媽還是愛安兒的,但是如何讓孩子知道呢?

  有時主動抱抱她,化被動為主動,讓孩子知道,不管她是否獨立,爸媽都是愛她的。當她做好自己的事時,謝謝她能夠照顧自己;但也不要忘記提醒她,需要爸媽時或有困難時記得告訴爸媽。當孩子求助或提出需要時,務必認真傾聽,守信用。

  當孩子感覺到被關愛時,她才能真正獨立,不僅能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也比較能用重視自己跟別人的需求的均衡心態處理人際關係,因為她不是用獨立換來被愛。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