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氣就是──你可以決定要怎麼做(253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情境一》安親班同學跟你說,在聯絡簿上少抄寫一樣功課的話,回到家就可以少做一樣,只要被老師發現時就說:「啊!我真的少寫一樣耶」就好了,頂多補交而已。你開始想要不要也跟著這麼做呢?同學更不斷地慫恿你,希望有人作伴,這樣老師會更信以為真,這時,你的心裡更加地搖擺了……

       《情境二》好朋友跟你要了一口你從家裡帶的炒飯來吃,結果他吃了之後大聲地說:「這是甚麼飯啊?!」你心裡很不是滋味,在心裡OS了一下:「真是沒禮貌,早知道就不請吃了!」但這股氣仍是在,你真想跟他絕交……

       《情境三》很多同學聚在一起總喜歡說A的壞話並私下排擠她,但是以你的觀察A功課好、樂於助人,只不過在當風紀時大聲地要同學安靜,讓有些人覺得很窘而已,光是這樣就排擠她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你很想為A說點話,但又很擔心也被排擠……

  這些是跨越不同年級的孩子們曾經遇過的問題,猶疑、困惑、不平、矛盾……都是隨之閃上來的情緒,當下的他們多被「到底要怎麼做呢?」「我可以這麼做嗎?」「怎麼做才不會有不好的後果?」給困住了而無法施展、無法回應。其實,他們所需要的正是人際間的勇氣。

  「少寫一樣功課當然好啊,不會那麼累,又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但是這麼一來,心裡會時時擔心會不會被老師發現,是有點不安。」「被老師發現最好的狀況是補寫就好了,但是會不會以後老師就會認定我會在連絡簿上動手腳,開始不信任我呢?」「如果那麼好的話,同學自己這麼做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多一點伴一起做,他是在幫我還是害我呢?」

  如果孩子在心中能夠有這些對話,那麼代表他開始能思考甚麼是對與錯、利害得失是甚麼、外界的意圖是甚麼……,更多的內心交戰,會讓他不致於盲目無知或衝動地驟下決定。

  這就是「區辨」的能力。

  「炒飯又不是我拜託你吃的,是你自己跟我要的,沒有說謝謝還嫌人家的東西,真的很沒禮貌耶!」「雖然是好朋友,講話也要考慮一下別人的心情呀!」「跟你口味不合就說吃不習慣就好了,為什麼要用這種不屑的方式說呢?」

  當這些心裡真正的情感能去理解,更信任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心裡就會有個譜知道值得為自己做點甚麼事。試著表達心裡的不悅也好「請你吃東西沒說謝謝還嫌,下次不敢請你囉。」「雖然是好朋友,也不要隨便批評我媽煮的飯啊!」或者找個時機自我主張也好「我以後不敢請你吃東西,這樣我少了好吃的東西,還有可能聽到你對我食物的批評,我很吃虧哩。」這麼一來,我不會讓自己在人際間消失,可以自在地為自己出征。

  這即是「自信」。

  「我不討厭A,也覺得A只是盡風紀的職責,所以不想跟著排斥A。」「他們這麼說A我覺得有點超過,但我不想跟他們對立。」「我擔心有一天我會成為A。」這麼一來,不加入批評的戰場,但跟同學們保持適度的關係即是一種可能。那麼,就來看看我影響力有多少,就做多少。

  影響力小的我,就告訴自己:「同學們只是在抱怨,聽聽就好不加入。」或者有些時候當他們在抱怨時,做自己的事。甚至去找其他的朋友,不讓自己只有這一群朋友。

  影響力多一點點的我,可以在同學聊得是跟A無關的事時,跟大家說這好有趣,你喜歡這個主題,不讓大家把焦點拉到A上面。

       影響力更大的我,鼓勵同學跟A說自己的心情:「別那麼兇地提醒人嘛,對我們比個噓,我們就瞭了!」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有一次她大聲叫我安靜,我也覺得很丟臉,但是後來我想那是風紀的責任,班上才會有秩序,就沒那麼在意了。」

  這便是「經過判斷後的行動」。

  當這三種能力得以進入孩子的能力庫時,即會讓孩子具備足夠的人際勇氣,這麼一來,孩子在人際間將不再是受害者,也不會在無意間成為迫害者,他可以自信並自在地決定要怎麼做,成為他想做的自己。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