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了解動機,不論對錯(231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翰翰在學校跟別人吵架,被老師寫了聯絡簿。媽媽看到了想知道詳情,可是翰翰一直支吾其詞,不然就是假裝在看書,問到後來媽媽幾乎快發火了,突然靈機一動,對他說:「我不認為你有錯。」此時翰翰突然放下書,睜大眼睛看著媽媽。媽媽說:「是啊!跟別人吵架通常是因為雙方想法不同,急著想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希望被了解是很正常的。」聽完媽媽的話,翰翰開始娓娓道來在學校發生的事。原來他下課時跟同學為了一顆球起了爭執,雙方都堅持要拿球,手都不願意放開,最後變成互罵,老師出現才制止。至此,媽媽終於了解了發生什麼事。
       媽媽希望知道事情始末,無非只是要協助罵我。」的害怕擔心情緒。會有這樣的擔心,其實是他已經幫自己的行為打了叉叉,也認定媽媽會怪他;加上可能過去坦白的經驗不佳,所以能不說就不說。因此當媽媽先去除翰翰心中的疑慮後,他就願意談了。而去除孩子的疑慮,要避免先批判,例如「你罵人(或打人)就是不對、都是你口氣不好、一顆球有什麼好爭的…」等等。
       可能有些父母會認為「難道沒有是非對錯嗎? 這樣孩子會不會以為我認為他是對的。」當我們要教育孩子,如果一開始就進入只有對跟錯的評斷時,孩子容易變成只想爭辯誰是誰非,而無法幫助孩子真正思考這件事情自己可以負的責任,或怎麼做會更好。要如何讓孩子卸下心防,但又不會誤以為我們認同他們的行為呢?可以這樣開頭試想聽聽看。」
       從了解孩子行為的原始動機著手,通常可以幫助我們不會馬上陷入對錯迷思中,這時講出來的話也較不會情緒化。以翰翰為例,他的原始動機是想拿那顆球。這並沒錯,他需要學習的是怎麼跟別人協商。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行為,可以跟孩子說:『你想拿球沒有錯,好可惜後來變成二個人都不愉快。當時發生什麼事,怎麼會變成這樣呢?下次怎麼做會更好呢?』聽的過程也是不斷去了解他所講的話或做的事的原始動機,讓他可以放心的持續談下去。最後陪孩子想想解決辦法,再鼓勵他以後可以試試看。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