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人際間的霸凌PART 3~身旁的大人可以這麼做(259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在257期月刊中提到霸凌可能形成的原因;而在258期文中,分享在霸凌行為即將要形成的狀態下,不同立場的孩子們各有其學習任務。那麼,在孩子身旁的家長可以做點甚麼呢?

★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
       孩子在校生活除了課業及是否守規矩外,別忽略人際方面的關心,因為那也是孩子的生活層面中很重要的事,幫忙他在人際間有力量,有社會技能可以交朋友,這些都能夠做事先的預防。

★孩子發生衝突時的關心:
       發生衝突就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機,請家長們不要只是處罰或責罵孩子,如此事件過了就算了,錯失學習的機會,孩子也會從大人身上學習到:遇到麻煩的事,打罵較好解決。也或許孩子因此不被理解而受傷的心轉而武裝自己,找尋其他的出口,如:外求支持、遷怒同伴、不斷地與身邊的權威者對抗……。限制孩子有反社會行為是對的,但沒有必要限制其反社會的情緒,一般來說,當父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時,他們才會開始以語言表達其情感。
       因此當孩子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聽聽看他們之間發生甚麼事,理解孩子的情緒其來有自,但方法有可能是需要學習的。問問孩子下次可以怎麼做(說)才是他想要的好結果,如:朋友知道他的地雷、與朋友玩得開心、不會被老師處罰……等。這麼一來,孩子才會知道他可能需要學習自我主張代替打人;或說:「我氣炸了,為什麼你要……」代替說「你廢渣啊」……;抑或了解說了沒用,尋求外援或協助,這即是孩子學習或是自我調適的好時機。

★當霸凌事件產生時:
(一)當孩子被欺負來抱怨時:
       一、試著理解孩子的心情:即使你知道孩子或許有些行為惹人厭,避免說:「一定是你做了甚麼事讓人討厭」或「你自找的」,這會阻斷孩子跟你傾訴的路;也避免即刻就找老師或找對方家長處理,因為那會先阻斷了孩子學習的路。
       試著先理解他的心情(難過、委屈、羞辱……),再問他發生甚麼事,他認為下次哪邊做了甚麼事後,結果或許會不同或者不會被影響。
       二、後續關心:過一段時間再關心後續狀況,如果孩子說做了也沒用,聽聽看他做了哪些事,先鼓勵他做到的地方,再看看增加甚麼會不同,這樣一來,一次會有一次的學習。如:是不是要生氣或大聲的說,而不是溫和的說;是不是要把事情擴大,讓老師注意到;除了自我防衛外,是不是要適度的反擊,如:「你再打我,我會打回去,而且我會跟老師說是你先動手的」;要反擊哪裡才會有警示效果,而不會讓人受傷……等。
       曾經聽過一位小三的孩子說,他剛轉學時,新班級裡的一群同學經過他時就故意撞他一下,尤其是一位帶頭的孩子還會故意說:「哦,對不起呦!」有一次當這群人靠近他時,他大聲地說:「再故意,我會跟老師說!」老師聽到看了他們一眼,當場他們一起裝沒事地走開,後來這群同學沒再捉弄他。他說,很奇怪的是,之後他們竟然就叫他「大哥」,他回他們:「怎麼這麼搞笑,我才不是你們的大哥。」之後相安無事到現在。
       在這過程中,孩子會學習到不同的人或是在不同的狀況下,要用不同的方式回應及相處,如此,孩子的彈性及韌性將會被擴展。

       三、鼓勵孩子做到的地方:如果孩子都已經試過了,請記得鼓勵他很棒的地方,問問他還需要大人幫他甚麼忙。
(二)當孩子欺負他人時:
       如257期(從霸凌可能形成的原因談起)文中所提及,霸凌行為背後存在某些孩子還搞不清楚或是說不出的原因,是需要被理解及處理的。這時候請記得,他們也是孩子,只是用了強烈、不被接受的方式讓大人們知道他們也需要被關心。不妨把這當成是個求助的警訊,生理生病了需要看醫生;心理有說不出的困擾,當然也需要專業的協助。
       倘若孩子在人際中衝突不斷、一直覺得沒有被理解、都覺得是別人的錯……,大人覺得怎麼做都無法幫忙孩子時,記得尋求專業的資源協助,如:學校輔導室老師、友緣教育諮詢專線、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甚或親子接受進一步的專業服務。要勝任父母親的角色已經夠難了,如果還要關注這些棘手的事,那真的很辛苦,所以大人們不需要孤單地面對孩子發展中的困擾,讓自己有諮詢的對象將能更客觀地理解孩子,並且找到更多的方法幫忙孩子。
(三)當孩子跟你訴說班上有霸凌事件時:
       有些孩子看到班上有霸凌事件,擔心自己也會被霸凌,或在不正義的氣氛下甚麼事也不能做,吵著不去上課,這時候的您可以:
一、理解孩子的心情:試著理解孩子的(不安、無奈),聽聽看他擔心甚麼事,他擔心的事曾經發生過嗎?那時的他為自己做了甚麼事?
二、看到孩子在過程中做的很棒的地方:試著與孩子討論:他做了甚麼沒有被影響;他認為同學他們之間發生了甚麼事;如果他站在不同的角色,他會怎麼做,結果會不同……。肯定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那會讓他有力量;也肯定孩子任何好的判斷,那會讓他有該怎麼做才會有正義及有影響力的思維。
三、詢問孩子需要甚麼協助:問孩子,會不安代表他在意著這件事,除了已經在做的事外,在他的力量所及,他還會想做甚麼事?或需要大人協助他做甚麼事?

★必要時跟老師聯繫:
       與孩子討論或預演要怎麼跟老師說,或寫封信夾在聯絡簿,寫下發生甚麼事,孩子曾做了哪些努力,希望老師幫忙的地方。必要時,可以私下先打電話給老師,告知有這件事,孩子將求助老師,請老師在班上協助孩子的人際學習,及關心班級間可能有的暗流。

★轉移孩子注意力:
       讓孩子有其他的生活重心,不讓孩子覺得霸凌事件占了他生活的大部分心思。在其他地方有相同興趣及處得來的伙伴,也會改變孩子有「是不是我不夠好,不被人喜歡」的非理性想法。正向的同伴經驗將會修復孩子的人際壞經驗,孩子也會理解生活中還有很多很棒及有趣的事正在發生。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