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話都不說,是不是有問題?(234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我本身很外向,卻生出內向的女兒,現在三年級了,假日不喜歡出去,只喜歡呆在家,最近我帶她去參加朋友的聚餐,朋友的孩子都侃侃而談,她不打招呼就算了,整個過程沒有說過半句話,連再見揮手也不願意,我覺得既丟臉又傷心,為什麼會這樣呢?她是不是有問題?我該怎麼辦?
【專家的觀點】
       生了一個與自己特質截然相反的孩子,一定很辛苦吧,有個研究曾提到,父母在養育小孩時,會與較像自己的孩子比較親近,源於父母有相同經歷,較能接納、理解小孩的處境,而產生過多的包容。對您輕而易舉的聊天,真的很難想像為何女兒會覺得那麼難呢?
       孩子是不是有問題?不能從單一事件驟下結論,可從多方面評估,較能得到客觀的看法。
一、孩子的意願
       如果孩子平常就不太說話,又有點怕生、慢熟,當她答應參加一群不熟悉人的聚餐時,要跟大家打成一片,恐怕是困難的。如果她平常會聊天,只有當天行為反常,或許是她覺得被勉強,而呈現不合作的態度。
二、生活經驗
       孩子會扒著大人聊天嗎?還是平常就少話,如果她從小話不多,通常跟天生氣質及生活經驗有關,她有說錯話的不好經驗嗎?是否常被糾正?覺得說了沒用?覺得沒有人懂她?報喜不報憂嗎?如果孩子在做決定或表達意見時,經驗到被否決、糾正、提醒,為了避免繼續犯錯,可能會選擇最安全的方式,不說話~少說少錯。
三、孩子的交友圈
       若孩子在校有幾個好友,跟他們自在的聊天、相處,您可以比較放心,倘若她在學校沒有朋友,不知道跟朋友聊什麼話題,很少主動找人談煩惱,對人際問題束手無策,下課大多是獨處,大多宅在家,那您就需要特別注意,表示孩子的社交能力出現警訊了,趁早因應對孩子的將來是有幫助的。
                                建議您可以做
一、正向管教
       用鼓勵的方式對待孩子,看到孩子努力配合的地方,例如「媽媽謝謝妳,雖然勉強還是陪媽媽來」、「妳沒有說話,但是妳都有在聽。」然後問問她今天的菜色,她最喜歡什麼?餐廳的氣氛喜歡嗎?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她安心的表達,回應說「我很開心妳讓我知道妳的想法,妳說的很清楚」,不做其他的評價或建議。
二、循序漸進
       下次要約吃飯前,先從人數少及時間短開始,聚餐裡最好有同年齡、同性的孩子,比較容易有話題,如果有她們有共同興趣,幫忙串一下話題,例如都喜歡畫畫,可以帶紙筆讓她們透過畫畫聊天。問問孩子她會想吃什麼?如果孩子有決定權,意願及動機也會增高。也可以約出遊,逛動物園、書局、遊樂園、科學館…,讓孩子可以不用馬上聊天,而是慢慢透過活動熟悉起來,再慢慢加入更多的人及更多的互動。
三、尋找適合的團體
       坊間有很多適合兒童參加的人際關係團體,有專業老師的帶領,可以立即協助孩子有更好的社交能力來交朋友,及處理人際發生的問題。
       有些安靜的小孩,他們不哭、不鬧、不吵,順從大人,很容易被大人忽視他們的問題,等問題凸顯時,大多已是國中階段,青春期本身就有變動及獨立的特質,和父母的關係變緊張,都讓父母更加棘手,當發現小問題時,能及早預防及處理,對親子雙方都是最有利的。

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父母親成長團體(1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  兒童成長團體(國小學生)  親職教育電話諮詢   【FB粉絲團頁】 支持友緣公益活動